《異教詭屋》個人評分:★★★☆(★1分、☆0.5分,滿分5分)
這是一部有趣的心靈恐怖電影,它用盡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邪惡」更加高明,它嘗試跟片中的兩位受害者講道理、同時這個道理也傳達給觀眾,它用一種深具說服力、難以被反駁的力道刺進脆弱者的心臟,它很好看,但在開始吹捧之前,我要先抱怨一下「翻譯片名」。《異教詭屋》的英文片名是Heretic,直翻就是異端,其實,若要直翻,更適合的名稱應該是「異教徒」,台灣翻譯硬加上了「詭屋」,但本片的機關卻不在看似詭異的屋子上...
《異教詭屋》電影預告
《異教詭屋》百轉千折的劇情
《異教詭屋》的劇情是很典型的主角受困、鬥智鬥勇的犯罪電影。但有趣的是,比起更多「肢體上的暴力」,本片的最大反派,休葛蘭飾演的里德,表面完全無害、甚至幾乎沒有動手,僅靠著與兩位摩門教主角相對的論點,步步進逼...,這位聰明的犯罪者,就像是手拿著一條繩子繫著兩位教徒,他時而抓緊、時而放鬆,控制主角們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上,這種發扯的方式,幾乎讓主角和觀眾都忘記,真正要反抗的不是繩子、而是打在身上的繩結,解開繩結就能逃跑,但《異教詭屋》有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無論觀眾還是兩位女主角,都深陷其中...
不過,在討論電影劇情之前,我想先說這部電影給我的「既視感」。
《異教詭屋》與《邪惡勿語》裡同源的恐懼
其實,在剛看不久以後,我就覺得本片很像前陣子才看過的驚悚片,由詹姆斯麥艾維主演的《邪惡勿語》。先聲明,兩部電影的基調完全不同,比起《異教詭屋》壓迫性極強的室內場景,《邪惡勿語》的空間寬敞許多,主角遇到的危機程度及方式也不盡相同。真正雷同的,是片中兩位邪惡反派的調性,他們都是「PUA專家」,透過時而親切、時而刻意貶低主角的方式,控制關係的鬆緊...
《異教詭屋》甚至有一句與《邪惡勿語》幾乎相同時機、相同內容的台詞,當被害者淚眼汪汪的問著加害者: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你讓我做的。” 無論是休葛蘭還是詹姆斯麥艾維的角色,都回了一樣的話。
站在第四道牆外、一個電影觀眾的角度,我很訝異驚悚片的發展從單純的「行為暴力」漸漸轉向「心理暴力」。儘管《邪惡勿語》裡的詹姆斯麥艾維壯的像一頭牛,他卻幾乎沒有利用身上的肌肉,反倒是用肌肉搭建出的魅力,製造PUA的力道。看似率真、直接的外表,卻是不斷刺探被害者底線的胡狼。相同的,休葛蘭飾演的里德,在電影一開始就展現出對於兩位傳教士:巴恩斯姊妹(蘇菲·蔡徹飾演)、帕克斯頓姊妹(克洛伊·伊絲特飾演)的高度同步,他深知摩門教的教義、起源,但同時也釋放矛盾的訊息,這正是一個危險的心靈控制者做的事:放餌。
「不一致」,似乎成了這種心靈恐怖份子的標配武器,禮貌與無理並行、無害的行為與有害的相處同在...一步步將受害者推入「自己選擇」的深淵裡面。
《異教詭屋》的「詭」是看似難以反駁的「詭辯」
當里德發現兩位傳教士已經「承認自己受困在房裡」的事實後,他的詭計就開始了。我喜歡這部電影給人一種「你有選擇」但又有一種「其實你也沒有選擇」的矛盾,同樣地,觀眾是唯一能打破第四道牆的旁觀者,我們隨時可以選擇退出,但片中的角色並不知道自己是電影裡的人物,她們必須要做選擇。但觀眾有選擇嗎?其實我們也沒有...
因為《異教詭屋》抓住受害者的,不是武力威脅,而是「好奇心」。
它不像希區考克曾說過的「桌子底下的炸彈」,也就是觀眾知道有「炸彈」,但主角們不知道,因此我們替主角感到擔心。傳統用武力威脅的驚悚片,在壞人還沒揭開他的假面前,我們知道主角的末路是「死亡」,但《異教詭屋》的高明安排,我們並不知道加害者的意圖、甚至不知道主角會不會邁入死亡?還是單純核心信仰的粉碎。當休葛蘭若無其事的在兩扇門上寫出:「相信」、「不相信」時,我在心裡驚呼:
「選擇的錯覺!」
正確來說,我想說的是「自由選擇的錯覺」,但其實沒什麼差別。因為身為觀眾,我有在任何觀影的時刻超譯電影的權力,我認為反派刻意給出兩個選項,看似要給兩位傳教士選擇,事實上卻是安排一場戲,觀眾知道、片中的受害者們也知道,因此,在選擇兩扇門時,她們各執一方意見,帕克斯頓姊妹認為對方給自己上一堂「摩門教不過是承襲了先前宗教」的歷史課,因此,她們應該要選擇威脅者「應該會希望」她們選擇的路:屏棄自己相信的宗教(記得!這裡指的是滿足「對方的期待」而選擇「不相信」,而不是「帕克斯不相信」)。不過呢!巴恩斯姊妹看的似乎透徹一些,他認為里德只是刻意挑戰她們的價值觀,她認為他的論點滿是漏洞,而這正是她們不能動搖信仰的原因,巴恩斯姊妹選擇「相信」。
有趣的是,不管兩位姊妹選了什麼,最終證明「我是對的」。
這一整套選擇的過程、信仰遭到挑戰的橋段,都是加害者為了展示他「最終成品」的工具,他看似給予選擇,實際上卻是用與PUA同樣的方式,讓受害者感覺「自己選擇」成為最後的處境。我想,這也許也是許多觀看完本片後,在ptt上詢問「為什麼里德的受害者會選擇幫助他」的原因,因為若他完整的走完流程,受害者們相信的將不再是本來成就她們的價值觀,而是強加上的偽貨。
《異教詭屋》在片尾的反轉,不是「里德做了什麼」,而是它從讓觀眾捉模不著是什麼調性,轉而神秘及鬼怪類型,但又在最後,變成了標準的「鬥智」電影。
《異教詭屋》的高潮戲是「選擇的錯覺」被破解
電影的後半段,當被害者已經掉入陷阱後,我本以為《異教詭屋》打算草草收尾,殊不知電影在此時才真正進入「鬥智」環節。相信很多人會好奇編劇為什麼選中看似比較駑鈍的巴恩斯姊妹,而不是明顯更加警覺的帕克斯頓姊妹成為最後與里德抗衡的主角,但我認為正是因為如此殘酷的「現實」,破解了觀眾自以為了解的劇情,而片尾接近「覺醒」的帕克斯頓姊妹,終於理性的思考一切發生在眼前的連環事件。
是的,里德正是藉著同樣是宗教能擁有信眾的其中一個原因:掌控。並且在一次拜訪裡,透過思辨、價值觀摧毀、虛假的神跡,來打造自己的邪惡聖殿。被一刀刎頸的巴恩斯姊妹,因為一直都相對她的教友更接近懷疑論者,這樣的角色確實不容易接受思想灌輸,因此,不可避免的,巴恩斯成了犧牲品,她的死亡也被刻意拿來驗證里德自己的教義,但也因為這樣的「積極舉動」,讓帕克斯看出了端倪:
一切的選擇都是幻覺,只是刻意營造出來的類宗教洗腦程序。
而要說這部電影的暴力開端是思想的碰撞,它也終於兩方思想的衝突,我認為很有意思的是,如果這項洗腦任務沒被戳破,那帕克斯會如何乖順地進入籠子裡?是神蹟出現而原始信仰崩解?還是發現神蹟皆是詭計而選擇踏入生不如死的牲畜之家?電影在這裡沒有給出很明確的「最終目的」,只讓觀眾看見在兩位姊妹之前,有無數拜訪者最終成了情非得已的「信眾」,儘管《異教詭屋》在方法上說得很曖昧,卻也留下一個明確的訊息。
結語:《異教詭屋》是用知識以及高明辯證壓垮受害者的詭計
早已倒在血泊中的巴恩斯姊妹為什麼能起身做最後的反抗?為什麼明知禱告無效的我們仍要禱告?電影結尾時,停在帕克斯頓姊妹手上的蝴蝶真的存在嗎?還是一切都是幻覺?電影給出明確的訊息是:
你相信什麼?什麼就是真的。
無論是莊周夢蝶,還是宗教的本身,它們都不斷地要求我們去思考經歷的一切是否為真?而有趣的是,如果有一個高維度的生物「刻意欺騙」我們的感官,就好比我們可能也只是在一個大型水缸裡面存活的大腦,所有的感官都是大腦製造出來的想像,食衣住行都是假象,那我們是否存在?里德沒有說錯,當我們刻意去驗證不可驗證之事時,我們可能會崩潰、甚至會生不如死,而這也是里德想要達到的「掌控」,用看似全知全能的角度去支配他的受害者,他想在破壞對象內心的同時,強加自己病態的價值觀。但就像每個信仰形成的路上,肯定也會出現來自外在或自我的懷疑,只是在最後,你能否「堅定相信」?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當電影結束後,我們就像逃出詭屋的帕克斯頓姊妹,我們還保有本來的價值觀,甚至可能更鞏固了一些,只是有些地方不一樣了,如果你懂我的意思...那就是同樣的經歷、同樣的電影,不同的解讀、不同的轉達後的各自表述,它被承襲並修改,它不再是本來的東西,但它仍然是本來的價值觀。
當然,前提是你要認為它還是本來的價值觀。
ⓞ延伸閱讀:影評-《邪惡勿語》:世間所有的邪惡,都是源自於我們不慎敞開的大門
想要更多電影的討論嗎!加入以下匿名社群吧!
不定時分享電影相關資訊、周邊、影評,也歡迎電影愛好者提問交流喔!
「電影/影評/相關周邊分享討論群」!加入請點我!
《異教詭屋》內被拿來舉例挪用(or抄襲)的兩首歌分享
The Air That I Breathe (2008 Remaster)
The Air That I Breathe 我呼吸的空氣
If I could make a wish, I think I'd pass 如果我能許願,我想我會放棄
Can't think of anything I need 我想不到有什麼是我需要的
No cigarettes, no sleep, no light, no sound 沒有香煙,沒有睡眠,沒有光亮,沒有聲音
Nothing to eat, no books to read 沒有東西吃,也沒有書可讀
Making love with you has left me peaceful, warm, and tired 和你做愛讓我感到平靜、溫暖且疲憊
What more could I ask? There's nothing left to be desired 我還能要求什麼呢?已經沒有遺憾
Sometimes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and to love you 有時候,我所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還有愛你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yes, to love you 我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對,就是愛你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我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
Peace came upon me and it leaves me weak 平靜降臨於我,讓我感到無力
So sleep, silent angel, go to sleep 所以,沉睡吧,安靜的天使,入睡吧
Sometimes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and to love you 有時候,我所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還有愛你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yes, to love you 我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對,就是愛你
All I need is the air that I breathe 我需要的只是呼吸的空氣
Creep - Radiohead
When you were here before 當你以前在這裡時
Couldn't look you in the eye 我不敢直視你的眼睛
You're just like an angel 你就像一位天使
Your skin makes me cry 你的肌膚讓我心碎
You float like a feather 你像羽毛般輕盈飄動
In a beautiful world 在這個美麗的世界
I wish I was special 我希望我能與眾不同
You're so fucking special 而你是如此特別
But I'm a creep 但我是個怪胎
I'm a weirdo 我是個怪人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
I don't belong here 我不屬於這裡
I don't care if it hurts 我不在乎是否會受傷
I wanna have control 我只想掌控自己
I want a perfect body 我想要完美的身體
I want a perfect soul 我想要完美的靈魂
I want you to notice 我希望你注意到
When I'm not around 當我不在你身邊時
You're so fucking special 你是如此特別
I wish I was special 我希望我也能如此特別
But I'm a creep 但我是個怪胎
I'm a weirdo 我是個怪人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
I don't belong here 我不屬於這裡
She's running out the door 她跑向門外
She's running out 她跑出去
She run, run, run, run, run 她跑啊跑啊跑
Whatever makes you happy 不管什麼讓你快樂
Whatever you want 不管你想要什麼
You're so fucking special 你是如此特別
I wish I was special 我希望我也能如此特別
But I'm a creep 但我是個怪胎
I'm a weirdo 我是個怪人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我到底在這裡幹什麼?
I don't belong here 我不屬於這裡
I don't belong here 我不屬於這裡